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如何完胜逻辑填空

发布时间:2014-02-08 13:26:45     来源: 山西中公教育

山西公务员交流群:332917177

 \

微信号:shxoffcn

2014国考笔试已成为过去,省考笔试的号角已经吹响,行测逻辑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逻辑填空又占据了言语的半壁江山。2011年国考笔试第一次把选词填空改成了逻辑填空。可见这一部分的考察已经从单纯的词语考察变成了结合语境并合乎逻辑的一种考察。在此广大考生务必注意。这也就是广大考生普遍的疑惑:为什么自己感觉正确的选项往往不是正确答案,而感觉很别扭的选项通常却是正确答案,在此我给大家讲述一下,言语中逻辑填空的解题方法。
    一、掌握好逻辑呼应法:
掌握好文段中的逻辑呼应法,有助于考生快速的解题。如:
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是不相容的,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2011-山西】
A、别出心裁   B、独树一帜  C、推陈出新  D、不拘一格
【中公解析】初看此题会发现四个词不知道如何选择,但是分析题干会发现文段中有很多暗示点,“而”字一转折,空格处所填词必然是和“同质性、统一性、墨守成规、千篇一律”意思相反的词,即空格处填不拘一格最合适。不拘一格指的是不限定于一种规则和形式,打破常规。
此次列举了文段中的反对关系,当然逻辑呼应法当中还存在并举、解释等关系。
二、掌握好情景展开法:
逻辑填空题我们可以从文段中找出一些逻辑呼应点,当然还要注意结合文段中的具体语境,这一点非常重要。
例如:【惊涛拍岸  猝不及防  千难万险  石破天惊】
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是福祸更替,悲喜交集。所谓“福”与“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几年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
【中公解析】此题选词填空的就不单单是从词语的角度、文段的逻辑呼应点出发了,而是要结合一定的语境,这时候考生就要注意回忆2008年的大悲,如:512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等,那么对应到具体的题目中,地震是石破天惊的、雪灾是猝不及防的。这是情景中涉及到常识分析的一道题目,当然其他题目中也会涉及到作者的意图分析、背景分析(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等,在此考生要格外注意。
三、掌握好逻辑填空的“硬功夫”: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是做好逻辑填空题的“硬功夫”,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明确词语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去找逻辑呼应点并结合情景展开。我们所填的词首先应该是可以修饰同一话题的实词或成语(如广义上的近义词或成语),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理性义辨析
(一)语意轻重
如:讨厌、厌烦、厌恶是程度逐渐加深的词,我们在具体的做题过中一定要根据语境的轻重来选择与其程度相当的词。
(二)适用范围
如:勤劳、勤奋。勤奋只能用来形容人,而勤劳既可以用来形容人又可以用来形容物,如,勤劳的小蜜蜂。
(三)搭配对象
汉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些约定俗称的搭配,如,执行、履行。我们一般说执行命令、执行任务但是却说履行义务、履行承诺等,所以对于汉语一些约定俗称的搭配考生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累。
(四)含义侧重
逻辑填空中,选项中有很多词含义相近但是却各有侧重,如,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徇私舞弊侧重私情,营私舞弊侧重私利。
逻辑填空题的趋势是综合考查词汇的积累与对语境的分析理解,其中对语境的分析能力考查尤为突出,因此考生要想在逻辑填空题上取得好成绩,需要加强语境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词汇的积累,结合方法,有的放矢的复习。相信循着以上“三步曲”,对广大考生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车小仙儿)

相关文章推荐
重点推荐
视频专区